

市一院智慧医疗云平台2.0昨上线
桐乡智慧医疗将全面迈向2.0时代
本报讯 家门口远程会诊看名医、网上医院开处方、专用公司配送药品上门,这些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就医方式即将成为现实。昨天,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智慧医疗云平台2.0正式上线,对该院智慧医疗云平台1.0实现了全面升级。
通过相关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市民可以完成网上预约挂号、预约专家号、远程会诊、健康咨询、检查报告查询等功能。市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真正实现了线下医疗资源的“线上配置”,让居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预约挂号不必再排队
用微信“玩转”就医全流程
前不久,家住桐乡的张先生感觉胸闷不适,赶紧通过微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医生。经过初诊,社区医生怀疑张先生患的是冠心病,帮他联系了市一院心内科医生。经过相关检查后,市一院医生为张先生申请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在远程会诊中,他被确诊为冠心病,并回到社区接受慢病管理。
“从基层卫生服务站到省级大医院,我看了社区医生、市级医院医生、省级医院医生,只用了两天时间。”张先生直言,用手机微信就能联系到医生,这种就医模式既便捷又优质,非常适合快节奏的现代人。
“智慧医疗正在逐渐改变市民的就医方式。预约挂号、申请远程会诊、查询检查报告,今后这些功能都可以用微信实现。”市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桐乡一院网络医院”微信公众号,市民可以自助实现预约挂号等就医全流程。
在市一院智慧医疗云平台2.0上线发布会上,市一院智慧医疗云平台2.0的各项功能得到解密。市民社区就医、远程会诊等就医全过程,通过视频在发布会上进行了演示。
“相比云平台1.0,升级版的云平台2.0新增了预约专家号、预约远程会诊、查询检查报告等大量新功能。”市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市一院智慧医疗云平台2.0获得了“纳里健康云平台”的技术支持,解决了检验检查报告、影响报告传输等难题,建立了医患之间联系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医生诊疗效率,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真正实现了分级诊疗。
桐乡网络医院上线
“云诊室”开到百姓家门口
昨天上午10点,市一院远程会诊中心开展了一次远程会诊。家住石门镇的患者沈女士在当地医院内科主任谭月良的陪伴下,接受了市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妥建军的远程会诊。
沈女士感到胸闷气急、咳嗽咳痰已有半个月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妥建军通过视频查看了沈女士的影像检查报告等资料,并详细询问了病情、病史。随后,妥建军拿出了电子听诊器。电子听诊器的另一端连接着远在石门的听诊器上,谭月良移动着听诊设备,妥建军能清晰地听到患者的呼吸声。
“谭医生,再往左下肺移动一下。”在谭月良的帮助下,妥建军仔细地听了一会儿。妥建军分析,患者的肺部可能有慢性炎症反应,还伴有支气管扩张的症状。根据患者的病情,妥建军建议调整部分药物,并嘱咐患者继续治疗。
“今后像这样的远程会诊,我们医院每个科室都可以开展了。”市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院所有病区已经配备了“云诊室”,随时可以开展远程会诊。市民可以通过“云诊室”连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内的医生看病;未来,市一院还将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开展智慧医疗合作,实现与省人民医院医生的远程会诊。而乌镇镇人民医院、石门镇中心卫生院、龙翔街道卫生院相已继成为市一院网络医院的成员单位。
此外,全市已有10多个“云诊室”。不少“云诊室”开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百姓家门口完成布点。除了市一院以外,市中医医院、市妇保院两家市级医院也已开设“云诊室”,乌镇、石门、龙翔、屠甸也都有“云诊室”分布。
“桐乡一院网络医院上线是基于全市健康大数据的平台,它将突破实体医疗机构的限制,把‘全市共享’的概念放大。”市卫计局信息中心主任汪栋透露,“健康桐乡”APP也即将改变,新版本和市一院网络医院的微信应用将实现互补。
据悉,微信端的医疗服务着眼于健康咨询、健康信息类的应用,如预约挂号、检查报告查询等;而“健康桐乡”APP将侧重于需要严格身份验证的健康服务,如体检报告查询、免疫接种预约等。汪栋说,进入智慧医疗2.0时代,智慧医疗应用也将更趋细致、精准,为需要的人群提供精准的健康服务。
本报记者 胡宇翔 通讯员 姜磊芬
桐乡一院网络医院
二维码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