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
全域旅游发展的“桐乡模式”
本报记者 陈亚萍
通讯员 寿利宏
悠悠运河,梧桐之乡。回眸过去这一年,“桐乡旅游”交出了一张骄人成绩单:2017年1月至11月,桐乡市共接待游客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8%;实现旅游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乌镇景区共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同比增长16%。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桐乡着力构建旅游新业态。2017年,“桐乡旅游”以“乌镇为核心”,抓住旅游发展重点区域,助推旅游与乡村、工贸、文化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具有桐乡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并在年内获得“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佳县市”五连冠的荣誉。
核心品牌化
大力发展以乌镇为核心的旅游业
清晨薄雾笼罩,摇橹船咿咿呀呀划开水面,用质朴的黑白两色,在历史画卷上描绘着一幅独特的风景:船上的游客点开手机,连上WiFi,周边的小店一一在屏幕上定位。“我要去看那间很有名的筷子店,再去吃一碗马云吃过的羊肉面……”笑声传得很远,让白墙黛瓦的乌镇充满了生气。
从1999年乌镇进行古镇旅游保护开发,到享誉世界的“互联网小镇”,乌镇旅游为乌镇发展带来的变化是根本性的,使乌镇从全国千篇一律粗放型制造业的乡镇发展模式中跳了出来,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全域旅游,需要有核心品牌的支持。桐乡市旅游委员会主任金水平说:“过去的一年,桐乡大力发展以乌镇为核心的旅游业,乌镇便是桐乡全域旅游的龙头品牌。”
一期一会,梦境再来。乌镇戏剧节已成功举办5届,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团名剧分别在乌镇的剧场上演。乌镇戏剧节为这个千年古镇带来充满生机的文化融合。
紧挨着大剧院的木心美术馆是乌镇打造“文化小镇”的另一个关键事件。很多不知木心为何人的游客,也在这个充满美感的建筑里流连忘返。
除了乌镇戏剧节和木心美术馆,善于谋变的乌镇还举办了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如果说小桥流水人家是乌镇的面子,那么传统与现代交融并蓄的文化便是乌镇的内涵。
去年,“文化乌镇”之外,乌镇旅游又多了“会展乌镇”这张新名片,乌镇会展业呈蓬勃发展态势。4月,以“聚浪成潮”为主题的浪潮合作伙伴大会在乌镇举行,活动设置了9个分论坛,与会嘉宾3000人;5月,“中国乌镇围棋峰会”在乌镇举行,备受世界瞩目的人工智能AlphaGo与围棋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在乌镇展开对决;一年来,华为新品发布、用友软件亮相,大众、本田、奔腾、奥迪等知名车企新车发布及中国国际时装周闭幕大秀等活动也都在乌镇精彩上演……为“会展乌镇”增添了新纪录。
区域一体化
释放“1+1>2”的叠加效应
2012年的最后一天,一份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的批复,让乌镇为之振奋。批复的背后,彰显桐乡人在旅游发展中更大的“野心”。
如何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乌镇以“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为重点,大力实施景区内外环境的综合整治。
去年年初,乌镇成功上榜首批21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单。“在全域旅游推进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景区与周边环境、产业、交通等一系列问题的协调。”金水平说,“两区两化”作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首位工程,使乌镇变得古朴典雅。镇区风貌与景区风格实现了统一。在交通上,桐乡新建连接高铁站与乌镇的乌镇大道,启动了对道路的景观改造。在产业上,本着“产镇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乌村、国际汽车露营地、子夜商业中心、横港国际艺术村、赛妙万娱乐园等项目的落户丰富了乌镇的旅游业态。新引进阿里拉酒店、兰博基尼酒店、帆船酒店、国宾馆、花间堂酒店等一大批高端酒店,使乌镇镇区、景区互为补充、互为交融。
要形成旅游优势产业,需进一步培育区域增长极。岁末年初,桐乡旅游传来好消息,桐乡毛衫时尚小镇濮院成AAA级旅游景区。过去的一年,濮院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有序推进,日前濮院古镇已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列入创建预备名单。据了解,该项目工程正以5A级景区标准推进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民宿、茶楼、更楼、古桥等基本完成主体建设。未来,她将与乌镇错位发展,形成互补。
近年来,与乌镇一衣带水的古镇石门,也不再“隐居”于乡镇经济的版图之中,立足区域优势,形成了以休闲旅游为主的良好业态。2015年年底,乌镇、石门强强联合,成功跻身省级旅游度假区行列,这也是桐乡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乌镇—石门省级旅游度假区正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去的一年,石门区块加大了对古镇区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启动丰子恺故居改建工程,推进桂花村、罗家角遗址等区域的整治提升工作,形成了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一核”带动“两区”,未来,全域旅游的桐乡将释放出“1+1>2”的叠加效应。
业态融合化
“旅游+”打造产业增长极
小桥流水景作画,怀一分乡愁,会发现美景就在身边。近年来,桐乡重点开展景区村庄建设,走乡村旅游个性化、品牌化发展之路。2016年1月,乌镇东栅、西栅景区之外,又多了乌村。有人说,乌村是村,成片的麦田、暗红色的硬土路,还有几十栋老农房;还有人说,乌村不是村,客房装潢考究,CCO(首席礼宾官)彬彬有礼。在桐乡眼里,乌村则是桐乡乡村旅游最具特色的典范。
让游客有更多选择玩转桐乡,一个开放不久的乌村便是生动的实践证明。随着它的建成开放,桐乡形成了“北有乌村、南有合悦百翠、东有荣湖庄园、西有稻乡人家”的乡村旅游新格局。马鸣村被省旅游局和凤凰网评为“浙江省十大美丽乡村”;石门殷家漾蜜梨专业合作社入选第三批“浙江省果蔬采摘旅游基地”;去年桐乡共15个村庄被评为A级景区村庄,其中马鸣村、海华村、荣星村为3A级景区村庄……如今,桐乡打造“大景区”“大花园”的蓝图进一步走向纵深——通过“万村景区化”建设,打造桐乡美丽乡村升级版。
去年12月22日,一年一度的“风雅桐乡·人文濮院”2017濮院时尚购物节拉开大幕,崇福皮草也在冬季迎来了客流高峰。一次时尚购物之旅,使得以濮院购物为龙头的桐乡购物品牌初显,为桐乡工业旅游增亮色。
近年来,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工业旅游”逐渐在桐乡兴起。众多制造业企业依托自身独特的工业资源,加大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力度,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转型发展之路。港龙世界木屋风情博览园、文化恒基博览园、苏作红木博览园、濮院毛衫创新园、丰同裕染坊等一大批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拔地而起。
日前,“漫”游桐乡—桐乡首届旅游漫画展在市文化中心子恺画院开幕。通过旅游漫画的形式,让更多的游客和市民用心感受文化的力量。
“全域旅游的实质内涵是旅游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金水平说,未来,在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上,桐乡将在交通、文化、水利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融入旅游元素,推进旅游业和养生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做好做深“旅游+”的文章。
营销多元化
持续扩大桐乡旅游影响力
旅游推介,一向是旅游城市对外展示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形象、吸引异地游客的好机会。近年来,桐乡旅游围绕“风雅桐乡”这一主题,全力下好“接轨沪杭”这盘棋,积极开展城市推介,参加多个重量级旅游展会,不断将桐乡旅游资源更好地推介出去,让更多人认识桐乡、走进桐乡、爱上桐乡。
“走出去”的同时,桐乡旅游也时刻不忘“请进来”。去年,桐乡开展以春季“花开桐乡”、夏季“游学桐乡”、秋季“网约桐乡”、冬季“衣柜桐乡”的四季游系列活动,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将活动融入旅游线路,进一步打响了“风雅桐乡”的品牌。让更多的游客来到桐乡后,住下来,悦游桐乡景。
“扎实推进以乌镇为核心的全域旅游还要‘学会弹钢琴’。”金水平表示,接下来,市旅委将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在旅游规划引领、产业促进、营销推广、市场监管等方面,以项目化为载体,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在去年四季游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旅游综合监管机制,为游客营造一个宾至如归的良好旅游环境。
桐乡,不仅仅有乌镇。近年来,桐乡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正探索形成以“核心品牌引领,多元深度融合”为鲜明特征的全域旅游发展“桐乡模式”。
图为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本报记者 陈为民/摄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