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纛旗、方天戟、大刀、钢叉、马灯、千秋、腰鼓……
去大麻,赴一场非遗之旅
本报记者 朱方红 通讯员 倪海良
清清河塘水、悠悠水乡情,这是大麻;家家机杼声的家纺产业,唱响着经济发展的“春之声”,这是大麻;承载记忆与乡愁, 展现深厚的非遗底蕴,这也是大麻。不同的大麻,正唤醒了大麻人对家乡的热爱。
大麻的非遗,浓缩了这方水土百姓的认同和归属感。在这里,它们具象为一个个大纛旗、方天戟、大刀、钢叉、马灯、千秋、腰鼓……透着时间的香气,书写着江南的传奇。
2月27日下午,一场 “非遗闹春”民俗荟暨首届舞龙大赛将在大麻镇海华村上演。为了实现非遗保护事业再出发,大麻正在举全镇之力推进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现在,请跟随我们的脚步,来一场大麻非遗之旅,一起来听听这些非遗项目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根”与“魂”。
有人说,非遗,除了要用时间打捞,更需用情义守望。生活在大麻的老百姓,历来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滋养,也传承着这些传统文化。举大纛旗、舞方天戟、打莲湘、敲鼓亭……这些大麻人熟悉的记忆与乡愁,开始走进大家的视线。
非遗作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有了传承人的坚守,传统文化才得以保存和发扬,大麻镇也在极力做着这样的事。家住大麻光明村的陈松泉今年已77岁了,年轻时是舞方天戟的好手,陈松泉清楚地记得每个动作,开四门、盘腰、托戟、手托双花……
如今陈松泉上了岁数,已经不像从前这般舞方天戟了,不过他将自己的绝活,传递给了儿子、孙子……非遗在陈松泉家里一代代传承,也在大麻人心中一代又一代传递着。
2017年,陈松泉还被评为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因为有了陈松泉这样的传承人,非遗才经得住绵长岁月的考验。
而在大麻镇湘洋村的陆家道地和程家角仍旧保存着两面大纛旗,陆家道地那面是光绪时期的,程家角那面绣有“民国念二年公贺”的字样。
在传承保护方面,大麻镇还充分发掘全镇丰富的乡土人情和非遗文化,在每个村设立相关的团队,由各村宣传委员牵头,并配备专职文化管理员,真正发挥好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截至目前,全镇有镇级业余传统民俗体育团队10支,村级传统民俗体育团队39支,每个村都拥有3支以上的团队,各具特色。
据相关数据统计,大麻有青、蓝、红、金各色舞龙队6支,其中2支为女子舞龙队,大纛旗、方天戟、大刀、钢叉表演队8支,另有莲花落、抬阁、千秋、拜香经、马灯、扇子舞、秧歌、舞狮等表演队26支。各传统民俗团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利用文化礼堂的有利条件进行排练,培养出一大批文艺骨干。
“镇政府每年配套一定的资金,用于各团队的培育与发展,并且经常性支持优秀的团队参加上一级的比赛和展演,同时镇文联专门成立非遗技艺保护工作组,由各级传承人负责,开展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大麻镇文体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非遗项目早已走进大麻镇中心学校和大麻镇中心幼儿园的学生生活,非遗项目变得鲜活起来……
非遗项目介绍
举大纛旗:
大纛旗是一面狭长的旗帜,由一株高大的毛竹悬挂,毛竹梢由4根绳索固定,再由4个人牵引,以防风吹倒。毛竹、旗帜、绳索加上4个人的索引,约有75公斤重,迎会时,由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壮年轮流独臂举起,以连续举起的次数多为荣。
舞方天戟:
方天戟本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又称方天画戟。《三国演义》里吕布就是使用此武器。大麻,素有习武之风俗。舞方天戟是借助臂力,将兵器在腰间、肩上、胸前上下来回旋转舞动,动作一气呵成,柔中有刚,兵器矍矍生风。
舞大刀:
大刀是以铁打造,穿以木质长柄,最重者可达一百多斤。表演时,大刀在表演者身前身后来回舞动。舞大刀的主要动作有4个:开四门、盘腰、托刀和手托双花。开四门和盘腰两个动作与舞方天戟一样,托刀是表演者手托大刀奔跑一圈,但刀不着地,手托双花是表演者横着托起大刀旋转。随着速度的加快,大刀霍霍生风,令人顿生寒意。
舞钢叉:
钢叉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与方天戟、大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手柄上端有一对铜钹,在舞动时互相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农耕时期,钢叉又是一种生产工具,是宋朝中国民间保甲制度中寓兵于农思想的遗留。
舞龙:
大麻镇舞龙历史悠久,据传南宋年间便已出现,特别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因为康熙南巡,数次驻跸大麻,而舞龙曾于运河边迎驾,于是舞龙盛行。早期舞龙只许男子参加,近来女子亦可参与其中,女子舞龙,柔美婉转;男子舞龙,刚强有力。
马灯:
早期以纸扎成马匹形状,人在马中挥鞭舞蹈,现在多以丝绸布料来扎制。其来源和南宋皇帝赵构有关。北宋灭亡后,赵构一路南逃,在钱塘江边幸遇一匹泥马,驮他过江,从而躲过追兵,在杭州称帝。于是此后,杭嘉湖一带的民众便扎纸马,跳马灯舞,纪念“康王泥马渡江”。
腰鼓:
是汉族的一种古老乐器,流行地区广泛。宋代苏东坡曾写道:“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可见在宋代的时候,腰鼓便出现在庙会活动之中。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
敲鼓亭:
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敲鼓亭为木头制作,轿子形状,饰以彩绘,附以雕刻。亭中置有敲打乐器。表演时,由二人抬亭,一人负责敲打亭中的乐器;同时,另有四五人围于亭旁,演奏二胡,笛,萧等,边行走边演奏。演奏的曲调有《玉堂春》等。
千秋:
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卷八中说,“千秋,本山戎之戏也,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传入中国”。千秋就是秋千,而庙会中表演的千秋架其实就是改良过的秋千,到了唐朝的时候,这项运动常常在清明节前后举行。
大庄村周介河组有着一支千秋表演队,他们的这辆形似微型摩天轮的千秋,高约2.3米,宽约1.2米,底座为有围栏的四轮推车,上部装置左右对称的X轴架,悬挂有4个铁椅,常常坐上四名戏装打扮的儿童。在边上人员的转动下,四名儿童在千秋架上滚动。
抬阁:
又称艺阁、台阁,起源于汉代上元节点灯,唐代时期民间出现了“山车”和“陆船”的动态表演形式,即现在的抬阁。一般由小孩子装扮成各种历史或戏曲人物,坐在制作精美的阁子里,由人抬着或搭载于车子上游行街头。又称“诗意阁”,古代是一种古色古香的传统式花车,车上由真人扮演各种神话、戏剧人物,并布置有花草树木的亭台楼阁,借此呈现传说或小说、戏曲之故事情节。
打莲湘:
是广泛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和武术的结合体,起源不详,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相传许多年前,一群乞丐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到有钱人家的门口,手拿一根短棍又唱又跳,说一些恭维、奉承、吉祥喜庆的话,讨主人欢心,求得一些食物充饥。后来,有钱人家为讨吉利,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请一些人专门到家里唱,赏些红包。后来,人们把短棍改成了竹子,并装上铜钱,敲打时铜钱相互撞击响声大,更热闹,这样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莲湘了。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