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5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今日最新闻
2018年05月29日

让三治融合之花开遍桐乡

阅读量:989    本文字数:2411

本报记者 吴卓尔

桐乡新貌。资料照片

去年,发源于桐乡的“自治、法治、德治”基层治理创新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全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样本。

从2013年开始,桐乡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立足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平安桐乡,在全国率先开展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探索实践。经过多年努力,三治融合已发展成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品牌,并被中央政法委定位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方向。

如今,源于桐乡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成为基层治理“桐乡经验”得到不断深化,建立了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这“一约两会三团”工作机制,切实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新格局,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A

为解难题

播下“三治”种子待花开

桐乡地处沿海发达地区,很多社会新问题更加先发、更加集中,传统的乡村治理机制、治理方式一度面临严峻考验:法律尊严和权威不时受到挑战,道德文化的教化和约束作用下降,社会治理中百姓角色缺位等。

2013年,桐乡擎起“自治、法治、德治”三面旗帜,率先在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试点启动了“三治”建设,采用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思路,以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和百姓议事会等为载体,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工作。

“在我们村里,不论大事小事都有人管,邻里乡亲关系也都很亲。”赵明高是住在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新村集聚点的村民。当年,由于修建沪杭高铁,越丰村成为重点征迁村。从守着一亩三分地到住上洋房,很多村民一开始并不适应。“刚搬到新村集聚点时,有些村民不仅在自家房前屋后绿化带里种起蔬菜瓜果,还把公共绿化带占为己有,弄成蔬菜大棚。”

对于很享受新环境的大部分村民而言,这些村民的行为显然让他们很反感。可是谁也不愿意出来说一句,用赵明高的话来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说多了就伤和气。这时候,由老党员、退休干部、村干部、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等组成的道德评判团就发挥了作用。“道德评判团里的成员都是我们村很有威望的人,为了让这些村民改掉破坏绿化的坏习惯,他们多次上门劝说,最后真就让他们说通了。”

越丰村党总支书记沈春雷告诉记者,因为道德评判团的成员在评判的过程中,会充分运用自己的公信力,以及基于自身对农村社会的了解,综合考虑社会因素、人情世故和习惯等进行说情说理,所以能让村民心服口服。“这种效果比村里以往指令式的要求好多了。”

多年来,借助道德评判团的力量,越丰村其他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比如垃圾分类、河道疏浚等。沈春雷欣喜地说:“在新村点绿地建设中,道德评判团成员轮流值班,项目推进顺利。”

B

群众参与

结出“三治”累累硕果

从开发区(高桥街道)开始,“三治”建设的星星之火在桐乡大地迅速燎原。百姓评百星、村民法治驿站、板凳法庭、阳光议事厅……一时间,从政府部门到普通村民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三治”理念更是以一种新姿态融进了“五水共治”工作,融进了“三改一拆”工作,融进了桐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去年,桐乡市委、市政府从县域科学治理的高度出发,立足于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平安桐乡,将自治、法治、德治深化为三治融合“桐乡经验”。今年,桐乡在去年成功捧回平安金鼎的基础上,“平安桐乡”建设实现“十三连冠”,而这得益于每一个桐乡人的主人翁意识。

“社会治理不应当政府包办,多元主体参与、群众监督,才是好办法。”桐乡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沈云波说,以前,政府其实下大力气做了很多好事,但群众并不“领情”。现在让群众参与进来,很多以前的难事反而变得好办了。

成立于2015年的“乌镇管家”队伍就是自治的一块金招牌,目前有乌镇管家3724人。平时,他们低调地生活在乌镇的大街小巷,可能是晨练时所见的路人,可能是买菜时碰到的大妈,又或者是快递员、送奶工、出租车司机。他们在乌镇的街头溜达,寻找隐患、垃圾。他们调停邻里争吵,为游客指路……如果碰上“统一行动”,他们会迅速集合在一起,带上印有“乌镇管家”logo的装备,整齐地排成一队,走街串巷。

去年年底,桐乡第一家村级乡贤参事会在屠甸镇荣星村正式成立,首批会员共33人,他们中既有该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也有热心家乡建设的商界精英,还有复退军人、经济文化能人,其出生地、成长地或姻亲关系在该村的“返乡走亲”机关干部、道德模范、持证社会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以及在农村投资创业的外来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等。尽管成立仅半年时间,但他们围绕扶贫济困、引智引才引资、调解纠纷、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为村里出谋献策。目前,乡贤参事会这一模式已在全市全面铺开。

如今,三治融合已在桐乡大地上全面铺开,结出“累累硕果”:濮院镇永乐村在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通过三治融合这把金钥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让环境变了样;石门镇有大大小小皮鞋企业、个体作坊600多家,每年一到下半年劳资纠纷就时常发生,自从成立石门鞋业协会并建立调解委员会后,极大多数劳资纠纷得到了就地化解……

C

深化“三治”

“桐乡经验”花香四溢

5年来,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桐乡经验”不仅完成了对“枫桥经验”的继承,还对该模式进行了完善和拓展。依靠自治增活力,充分发挥自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有序参与社会事务,进一步提升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水平;利用法治强保障,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德治扬正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切实发挥德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着力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时至今日,桐乡三治融合的创举已掀开全新一页。下一阶段,桐乡将进一步厘清自治、法治、德治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发挥的作用,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实践运用,真正实现融合增效的良好局面,让三治融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