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8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今日最新闻
2018年08月24日

“戏韵芬芳四十年”桐乡市戏曲专场演出圆满落幕

一场戏剧盛宴映射桐乡戏剧新活力

阅读量:2481    本文字数:1455

本报记者 颜明芬/文 陈为民/摄

越歌《花开桐乡》。

茅威涛登台献唱。

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一折。

原创桐乡花鼓小戏《望蚕讯》。

越剧联唱《花开春来早》。

熟悉的唱段响起,演员们一颦一笑、一个水袖、一个亮相,无不传递着戏剧的魅力。昨晚,“戏韵芬芳四十年”桐乡市戏曲专场演出在市科技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晚会。

茅威涛再登家乡舞台

桐乡戏剧发展重传承

整场晚会以“传承”为主线,以《序》《源》《韵》《传》《尾声》5个篇章依次展开,回看桐乡戏剧历史,展示优秀经典剧目。

“1979年,桐乡越剧团招收了11名女孩子。她们经过艺训后随团学戏,后来到上海等地演出都非常受欢迎……”随着视频中著名越剧演员鲍菊芬老师的讲述,1978年桐乡越剧团成立以及以茅威涛为主的11名学员的故事徐徐展开。

现场,茅威涛也与当年的姐妹们一起登台献唱。“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样也是桐乡越剧团成立40周年,今天能和姐妹们重聚同台实属难得。”谈到此次演出,茅威涛难掩激动之情,“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我最想说的话就是感谢,感谢我的家乡,感谢我的启蒙老师,以及团里的每一位老师。”

在离开桐乡的日子里,茅威涛一直非常关心家乡的戏剧发展。她带给桐乡的不仅只有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精彩绝伦的演出,更以戏剧改革代表人物的身份带给家乡新的戏剧理念与信息。“桐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我戏剧事业启蒙的地方,祝愿桐乡戏剧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我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次登上家乡的舞台。”

今天的重新登台,是一次回首,一次相聚,更是对桐乡戏曲未来的一次摇旗呐喊。时至今日,除了茅威涛,她们中仍有3人一直坚持在戏曲的阵地上,“创作、演出、培养学生,这么多年我们仨一样都没落下。”石莉莉说,我们喜欢唱戏,也愿意继续唱下去。

桐乡戏曲秉传承、重发展。在节目编排上,曾在央视获奖的剧目、全国“中华颂”获奖剧目、全国“小梅花“获奖剧目等11部经典剧目一一呈现,历届全国“小梅花”获得者及指导老师、全市的获奖越剧票友代表也带来了精彩演出。

演出一票难求

桐乡戏剧群众基础深厚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高潮迭起。朴实而机智的新郎倌、娇气却可爱的新娘子、土豪又温暖的丈母娘,还有一群极富灵性的“蚕宝宝”——桐乡花鼓戏《望蚕讯》以其载歌载舞的独特形式和“望蚕讯”这一蚕乡百年习俗一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花鼓戏贴近生活、节奏明快、轻松诙谐,在传统的演唱中又不失现代时尚气息,十分生动有趣。”市民姚婷婷早早就带着女儿来到现场,戏剧中浓郁的桐乡特色让现场观众倍感亲切。

舞台上,孩子们的演出更是抢眼。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小学少儿戏曲培训基地表演的原创越剧小戏《白菊飘香》博得了阵阵掌声。

从2013年开始,少儿戏曲培训基地的相继成立,让更多的桐乡孩子接触戏曲,传承戏曲。通过“少儿戏曲基地”日常授课和“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不仅让学生们爱上了戏曲,很多老师和家长也因此向戏曲走近了一大步。

此次“戏韵芬芳四十年”桐乡市戏曲专场演出是桐乡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撤县设市2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的举行一方面是对我市改革开放40年来戏剧成就的一次梳理,另一方面更是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戏剧的盛宴。

据了解,演出几乎是一票难求,偌大的演出大厅里时刻洋溢着悠扬的曲乐和热烈的掌声。“这样的热闹也说明广大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爱,桐乡戏剧群众基础深厚。”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说,以晚会的形式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桐乡戏剧的发展变化,老百姓自然是喜闻乐见。

当前,我市正全力推进人文名城、风雅桐乡建设,积极创建“中国新戏剧之乡”,相信通过全市戏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桐乡戏剧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