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五版:今日最新闻
2018年09月05日

光影变化,镌刻桐乡教育发展印记

阅读量:2024    本文字数:706

桐乡第一中学 李渭钫摄于1976年

桐乡一中的课堂 李渭钫摄于1978年

曾经的同福乡初中教学楼 摄于1983年

曾经的乌镇中心小学 摄于1983年

曾经的大麻初中教学实验楼 摄于1983年

曾经的南日乡跃丰小学

桐高风雨操场  本报记者 陈为民 摄于2018年

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本报记者 陈为民 摄于2018年

乌镇中学旧址 本报记者 陈为民 摄于2018年8月

求是中学的课堂 李群力摄于2010年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 李群力摄于2011年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学校提供)

本报记者 朱方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个孕育知识和人格的地方,总让我们铭记于心。

前不久,位于茅盾故乡的乌镇中学新校址投入使用后,旧址拆除。不少乌镇中学的毕业生纷纷赶去拍照留念。这个老校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诞生开始,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校名被改了一次又一次,不变的是根植于学子内心的记忆与梦想。

一所所学校,承载一代又一代人青春与梦想的地方。而今,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校园伴随着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在岁月长河愈发多彩。

改革开放40年间,桐乡教育事业实现蓬勃发展。40年,与其说这是一部桐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史,不如说是一代又一代桐乡人的成长史。

40年间,桐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一些校园里,操场狭小、教学楼低矮、体育设施缺乏而陈旧……

40后的今天,我们放眼全市各中小学校,这样的教学楼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高大上的实验楼、功能房、阅览室。

走过40年,桐乡发出这样的呐喊:做有未来的教育,全力开启“桐乡气质”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未来,桐乡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为让桐乡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