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五版:凤凰家·伯鸿讲堂(桐乡)
2019年01月31日

在第11期伯鸿讲堂(桐乡)中,听她讲述舌尖上的味道

探究饮食中的传统和门道

阅读量:1066    本文字数:6011

整理/钟小怡

人物名片:

郗文倩,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礼俗中的文体与文学》以及学术随笔集《食色里的传统》《菜园笔记》等。同时,她还致力于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普及教育工作。

舌尖上的传统

民以食为天,但吃什么、怎么吃却颇多讲究。1月19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郗文倩教授在第11期伯鸿讲堂(桐乡)上,为广大桐乡市民细说“舌尖上的传统”。

传统距离我们有多远?郗文倩教授分享认为,传统离我们并不远,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里都蕴含着传统文化,“和我们最贴近的,就是吃了,特别是地方小吃,极富传统意味。”

回看传统,找到文化的根。为什么桐乡人冬日爱吃一碗羊肉面?浙江人爱吃咸豆浆?现场,郗文倩教授剖析一个个问题,把探寻到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衣食住行都是传统,吃与我们最贴近

讲《舌尖上的传统》,这个话题其实由我的小书里延伸出来的,因为在书里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饮食的话题。半个月之前,中华书局跟我联系,说让我做一个传统文化的讲座,我说那做什么呢?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啊,从哪个角度来说呢?后来想想,说吃吧,反正也要过年了。所以后来也做了一番调查研究,就决定做这样一个题目。

做这样一个题目,看起来好像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出于头脑一热,其实不是。这样的话题是我这些年来在关注传统文化的时候一直在关注的。我们需要回到我们的传统,回去看一下,去找到我们的“根”,找到更多的自信心。

但我们对传统文化有点误解。第一个误解,可能是觉得传统好像就是一些很高大上的东西。唐诗宋词,或者是现在的书法、戏剧,这些传统留下来的文学、艺术、思想等等方面的精华好像才是传统文化。但是,我有时候觉得这些文化,书法也好,唐诗宋词也好,可能更多的像是一种文化的遗产,或者说是像一种文物,可能一部分人还是喜欢听歌剧、喜欢芭蕾舞,是古典艺术里面的精华。但是让它完全和现代的社会接壤,好像不太容易。还有一些传统的仪式,我们觉得一定要有高大上,磕头仪式、跪拜仪式,大的庆典仪式,好像完全要搬过来。我觉得完全搬过来可能也是一部分人喜欢的,但是大部分人,或者是很多人,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

此外,传统文化有点像我们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去保护,我们要不保护,不找一些传承人,这个东西就丢了,就没有了,这个也是很多人的一种担心。我认为,传统它也不都是死物的,就需要保护它,不保护它就没有它生存的可能性。

马上要过春节了,对于身在异乡的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应该就是回家,探家。回到家里,就为了吃那碗团圆饭,那碗饺子平时吃也是吃,干嘛非要春节回去吃?但我们就要赶回去吃那个团圆饭,那个团圆饭没有吃,或者是春节没有回家,我们觉得人生好像有一站没有到。这一站没有到的话,下一站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心里面慌慌的,这就是传统的力量,就像基因一样,凝聚在我们身体里。

在这么多传统文化里,我觉得衣食住行都是传统。但是哪些东西最和我们贴近呢?就在我们身边呢?其实就是吃。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吃的问题,谈谈舌尖上、我们的饮食里、小吃里的传统,它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来的。

面条变迁发展史,从一碗羊肉面说起

先说第一个最吸引我的:为什么我们这吃面?为什么爱吃羊肉面?不知道在座的朋友调查过没有。为什么有这个感觉?在来浙江之前,我是从福建过来的,我是河北人,到福建生活了12年,然后又到了杭州。

那么包括河北、福建的朋友,他们对杭州的印象,就是鱼米之乡。鱼米之乡的一个特点,饮食上的特点是什么?《史记》里的记载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平时吃的是大米,出产的是鱼。耕作方式是火耕。

第二,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一代开始吃面?这里涉及面条的发展史。面条不是我们本土产的,一般认为它最早来自西亚,也有人说最早是从西亚那边种植,后来慢慢传过来的。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它是一个面条,也是一个面条的形状。但是,它不是麦子做的面,是小米、黍子一类做的。

我们以前不吃面,不吃各种面,包括米面,原因是什么?原因很重要的一点,第一可能是小麦没有传过来,还有是磨面技术不行。而大米、小米、高粱米这一类,我们吃着口感会舒服,所以很长时间不是吃面,而是吃各种米类,各种粒食。

后来,面条从西域传来,那时候人们管面条叫饼。面条真正开始普及是北宋。产量、制粉技术提高,面就可以做成面条,做成各种各样的面食。北宋的时候,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面食开始占很重要的地位。

此后,面条做法也开始多了。据介绍,当时北宋河南开封府吃的面食,和杭州很像。因为,后来南宋迁都到杭州。人们研究美食时发现,大家最爱面条。这么多种主食,吃的又快,吃的又舒服,又能够添加各种各样营养的东西,菜、肉,似乎没有能够和面条相媲美的。有人说我们可以做菜饭,但是得蒸好半天,有人说吃包子,包子好像也很单一,但是唯独面条什么料都可以加进去,而且现煮现吃,很多的东西不现煮是不好吃的,面条现煮现吃还很快。

所以,面条在宋代能够流行,成为大家非常推崇的一种食品,和当时人们的吃饭习惯有关系。宋代商业发达,因此外食文化很发达。当时的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是世界级的大都会,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很多的饮食文化,伴随着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市场经济就诞生起来了。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画的就是东京汴梁繁荣的场景。后来到了南宋时期,有一个人叫孟元老,北宋南迁以后,生活在临安——杭州这一带的人,江浙这一带的人,非常怀念当时的汴梁城、中原地区,那是他们的故乡。所以孟元老就写了《东京梦华录》。

后来有人就做了统计,当时的汴梁城面条有哪些面条?说从烹饪方式上说,有煎面、炒面、燠面。还有浇头面。辅料上,素面、荤面都有,很丰富。《东京梦华录》提到,“旧只用匙,今皆用箸矣”。箸是什么?筷子。以前吃东西,北宋之前,或者是东京汴梁城繁荣之前,用汤勺吃东西,吃的很多都是粥、泡饭,各种各样的米制的粒食,煮出来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开始用筷子吃东西,筷子它最擅长吃的是什么?就是面条。用筷子后,更加速了面条的盛行。

面也加速了快餐文化的形成。面,可以先煮出来,再把浇头放进去,肉是肉,菜是菜,面是面,各有各的味道,再把汤汁浇进去,那个汤汁也很好吃,汤是汤。面,我觉得世界上没有别的饮食像它又快又营养又好吃,它是这样的一道主食。

而且人们探索,那个时候的人们吃面,还享受什么?我们的史料上没有讲。但是后来再看日本、韩国的资料会发现,吃面还有一种快感,但是觉得不文明:吸溜!一边吃,呼噜呼噜带着声音,吸溜吸溜的声音,有吃的快感。

综合以上几点,使面条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大众食品,形成了独有的面条文化。说完面,再说羊肉。

北宋时期有一本书《证类本草》,说到羊肉有多少好处,说它“味甘,大热,无毒”,很好吃,“主缓中,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羊肉有这么多的好处,养人,现在也觉得,冬天吃一碗羊肉面,大家觉得舒坦,很发散,很舒服。那个时候的人们开始对羊肉的疗效、食补的作用,有很深的体会。

但是那个时候的羊,还是蛮贵的。人们很推崇吃羊,在《东京梦华录》中记录了多种羊肉菜:虚汁垂丝羊头、乳炊羊、罨生软羊面、排炊羊、入炉羊、羊脚子。吃羊的传统,大家对羊肉的推崇和它的疗效,食补的作用,也是从北宋时期开始盛行起来的。那么这样结合起来,再看看我们的羊,江浙这一带的羊从哪里来,早期是鱼米之乡不讲吃羊的,那么从哪里来呢?

羊肉面是南宋人的乡愁。湖羊,现在吃的一般都是湖羊,太湖流域,它的羊是什么时候才过来、培育出来的?12世纪初,是由蒙古羊选育而成。12世纪初,正好是南宋、北宋交接的时候。也就是说到了南宋以后,很多的饮食习惯带了过来,但是料不够,料不够怎么办?培育,中国人在饮食方面有非常多的智慧,绝不会被这些东西,地域等一些条件阻碍了对这方面的探寻,所以会想办法。蒙古羊,然后培育,利用这边的水土、草长成了现在吃的羊,我们桐乡人吃的也是,湖羊,是南方江浙一带特有的品种,也是很珍贵古老的品种,它的古老,比蒙古羊要晚,就是在那个时期培养出来的。

口味的差别,从一碗咸豆浆说起

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吃过咸豆浆。什么人在百度上搜索咸豆浆最多?据说是浙江人排名第一,咸豆浆就成了浙江人的乡愁。浙江人跑到外地,想念这个咸豆浆,来了以后听说过咸豆浆,我还以为咸豆浆就是里面放盐,后来发现不是,还放油条,好像还有点生抽,还有点紫菜,还有点香油,具体我还没有做过。他们说必须是拿机器磨的豆浆榨出来,才能做出那种咸豆浆。然后把调料放好以后把热豆浆往里面一沏,要出絮,说这才是正宗。

我这个人有点爱好奇,而且特别是对小吃比较关注,因为小吃物美价廉。这次调查我觉得并不一定有那么明确的答案,但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获得的线索,如果你们以后又发现什么其他线索,不经意,就把这个问题解开了了。

我调查到什么线索呢?这里面吃咸豆浆、甜豆浆其实涉及到的是我们的甜味和咸味的历史。

季羡林先生曾经写过的《糖史》,就是讲糖的变化。吃甜其实是很晚才形成的传统,明代万历皇帝给当时的宰相赏赐,我曾经看到一个史料,不妨给大家念一念,都赏的啥!

我们知道张居正,很有名的大宰相、权臣,给他赏赐的是什么?“银三百两”,这个在情理之中,钱嘛。接着看,“白糖一百斤,黑糖一百四十斤,蜜二十五斤”,天啊,他就不怕张居正得糖尿病,给他赏赐这么多糖。皇帝给一个大臣赏赐的东西,一定是当时最好的、最稀罕的东西。所以说从明代的时候,就说明那个东西还不是很普及,糖还是一个相对来说的奢侈品,所以说吃糖是比较晚形成的传统。

糖给我们的味觉不光是吃着甜,会发现糖有心理作用,甜东西能让我们心理上很舒服,所以说一旦抑郁,明天考试了,我要干什么?买巧克力。我要把抑郁用吃巧克力的方法,吃点甜食,让心理安定安定,甜能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感。

糖,吃甜食很晚才有的传统,主要是蔗糖大量的进来,甘蔗大量的进来,蔗糖的技术大大提高,提高了之后,我们说糖开始普及,才开始吃甜。

那么早期我们吃不吃糖?吃什么糖?早期吃的是蜜,还有一种是饴,饴,能想象出来是什么东西吗?高粱的或者是小麦做的那种,麦芽糖之类的,现在传统的一些饮食里还有这种麦芽糖,给灶王祭的糖瓜也不是白沙糖,也不是红糖、黑糖,都是那种饴,用粮食或者是小麦、高粱等等提炼出来的糖。

当然还有一种我们说的蔗糖,后来人们在古代的史料里叫什么?石蜜,糖霜。为什么叫石蜜?一粒粒的是不是有点像石头?人们觉得像石头一样,你看现在的冰糖还是像石头,早些年的砂糖,其实也是像石头,一粒一粒像石子一样,结晶的时候,有的时候变成糖霜,我们说要细细的那种砂糖的时候就像霜一样。

还有人说,最早时如何制作蔗糖?把它煮出来以后熬干,最后结晶成一个薄薄的,像玻璃一样很脆,薄薄的。刚开始甘蔗进来以后只是喝甘蔗汁,还没有吃糖,蔗糖的技术是后来慢慢发展起来的,甜味是这样的来源。所以说早期的糖是奢侈品,前面的制麦芽糖也好,蜜也好,那些都是比较少量的。

更主要的是说吃咸,吃咸,源远流长,人缺不了盐啊。曾经看管仲,管仲是齐国的宰相,在他的书里,《管子》中谈到,人们日常摄入的食盐量有多少呢?规定,盐很重要,不能吃多,也不能多占,盐早期一直是专卖,近几年才开始不专卖的。吃多少?“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事实上,那个时候的升很小,大概相当于6克,男的吃6克,女的吃4克,小孩不到3克,健康饮食吃咸少。就是说很早的渊源,盐很重要,早期一直是盐业专卖的,离不开盐。

后来调查了一下,以杭州为代表的浙江人也有吃咸的习惯。看了一个史料,又说到《世说新语》这本书。当时的陆机,陆机是西晋时期,他是东吴人,吴越这一带,人们说大概可能是无锡这一带人。他曾经到北方去拜见一个叫做王武子的人,拜见他的时候,王武子在他面前摆了很多的羊酪,人们说可能是拿羊奶制的那么一种酪,是不是类似于酸奶这一类的,滑滑溜溜的,然后口感挺好的,摆在他面前,给他摆了几碗。然后向他炫耀:“卿江东何以敌此?”你们东江地区,有什么东西可以和这个东西媲美的吗?当时陆机说什么?陆机也是一个大才子,他能应对,他说“千里莼羹”。千里就是千里湖产的一种莼菜羹,现在还有莼菜做的汤羹。他说我们那里有滑溜溜的好吃的东西,千里莼羹。但是,它的好吃,没有用盐豉调味,盐豉就是腌制的豆豉,属于调味品,他说我还未下盐豉,我还没有用盐豉调味,它就能够和你那个东西匹敌了。想想,如果要再放一点豆豉,那个东西简直就没法比,世上少有的美味。你们看,南北朝时期,说明人们也是吃盐,江浙一带也是吃咸。还有人曾经专门做过杭州人的调查,看历史上的史料,说南宋的时候,杭州人吃的东西,调料是什么?没有糖,酱油、食盐、食油、盐、醋,和现在的咸豆浆调料差不多,就这么几种。

但是,说宋代的时候,制糖技术已经有了,南宋有一本书,王灼写的《糖霜谱》。糖霜大概就是白砂糖、细砂糖。他在这里就讲了,怎么样种甘蔗,甘蔗在江浙地区已经开始有种植的了,怎么种甘蔗,怎么砍,怎么削,怎么样榨汁,怎么样熬煮,最后怎么凝结出来的糖。他讲得很详细,虽然篇幅不是特别长,但是讲得很详细。可见那个时候是有制糖技术的。

但是,就是很奇怪,宋代有糖果,但是很少在主食里出现。《东京梦华录》中写:“砂糖冰雪冷圆子”,大概就是我们说的用糯米做的小汤圆里面没带馅的那种,大概是冷点心。还有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西川乳糖、狮子糖、散糖果子、糖饼……

“糖粥、糖糕、蒸糖糕、生糖糕、蜂糖糕”,听着有点像相声里的绕口令,我看很多都是属于点心类的、小吃类的、糖果类的。

可见那个时候,糖已经开始在人们生活当中有了,而且也不管是作为点心也好,还是作为糖果也好,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是有的。但是后来到了清代,史料说江浙人不会制糖,“浙民多种蔗糖,而不知造糖”。“近世闽人”,福建人,福建人“教以栽蔗,惟不能取霜,故其利薄”,不会取霜,不会制糖,不会从甘蔗里制糖。然后又说,“但土人不知以糖为霜耳”,技术怎么回事?

宋代的时候都有专门制糖的书,到清代的时候没了?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这一带有些饮食里面不以糖为主?也有可能宋代,金国打下来,杭州城几乎就是屠城,剩下一二成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城市,也是江浙一带的城市,也几乎是屠城,很多的城市人口损失的很惨重,人们说是不是那个时候,把很多本地人会制糖的技术人员给灭掉了?后来北人过来以后,这个技术又没接起来,他的口味里面有糖的习惯,后来这个技术就没有了,我没有找到答案,只是这样的猜测。

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咸和甜就是一种味觉。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味觉的变更或者是差异却是历史和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所以可以说,历史和传统的关联,就是在每天清晨那碗咸豆浆,或者就在那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面里面。不要觉得传统很远,传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饮食里,日常的行动里,日常的风俗习惯里。传统,只有是这样的方式存在,可能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本文内容有删节)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