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2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今日身边事
2019年12月06日

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工程,号召每个人争做正能量“发光体”

让桐乡更具活力、更有温度

阅读量:548    本文字数:1107

中心记者 朱方红 文/摄

12月4日下午,在伯鸿城市书房(凤凰湖)里,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张汉琴正认真细致地整理书架上的图书。从今年3月开始,张汉琴便在伯鸿城市书房进行志愿服务。“每周三下午有两小时,我基本都在这里。”自从开始做志愿者,张汉琴感觉人生被赋予了新意义。

在桐乡,像张汉琴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行走在大街小巷进行服务,他们的身影出现在高铁桐乡站、乌镇景区……桐乡是风雅之城、文明之城,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热情的服务和真挚的笑容,为桐乡塑造了一张张最美的面孔。

志愿者张汉琴正在伯鸿城市书房(凤凰湖)整理图书。

今年,桐乡启动志愿服务提升工程,围绕打造“幸福桐乡志愿之城”,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文明劝导一小时、平安大巡防、垃圾分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发布桐乡市志愿者之歌《我们一直都在》MV,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路演展示,进一步弘扬志愿者精神;评选表彰桐乡市十佳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工作者等,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的浓厚氛围……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号召每个人都争做正能量的“发光体”。

如今,越来越多桐乡人正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加入到省文明市创建的队伍中,为省文明市创建贡献力量。

今年,我市出台志愿服务提升行动方案和星级志愿者认定办法,成立9大志愿服务联盟,组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慈善义工等志愿者队伍1200余支,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站457个,志愿服务人均时长增至37.2小时,注册志愿者活跃度达80.1%。培育梧桐义工、至善湘溪等志愿服务“一镇一品”,做实做强“志愿‘桐’享”服务品牌。与此同时,精心设计“志愿‘桐’享”LOGO,提炼品牌内涵,设计“志愿‘桐’享”卡通人物形象(小梧、小桐),并以其AI形象作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理论宣讲员和实践播报员,以生动活泼、接地气的形式凝聚群众、以文化人。

此外,桐乡深化以“礼让斑马线”为重点的文明出行活动,开展“文明有我·劝导一小时”“文明出行·志愿有我”等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

桐乡还通过“五项统一”规范志愿服务管理,对志愿服务进行“五统一”,即统一领导机构、统一标识、统一例会制度、统一协调运作、统一评价管理,进一步凝聚了群众同享志愿服务的共识。

眼下,志愿服务已成为桐乡一张闪亮“名片”。下一步,市文明办将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整合力量,提升志愿者队伍专业化程度;建立志愿梯队培育机制,探索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系统化培养做法,重点推进亲子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努力构建新时代志愿服务“桐乡模式”。

同时,培育志愿文化,深化“志愿‘桐’享”品牌建设,出台志愿服务礼遇办法,提升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推动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争当实践者”的新风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