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9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深读
2021年09月08日

“尝鲜”5G、做强产业链、绿色制造······

从上市企业半年报看桐乡经济发展新动能

阅读量:2258    本文字数:3047

中心记者 杨文婕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桐乡喊出了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排头兵的口号。这是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

近期,沪深两市上市企业“半年报”密集披露。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最核心的力量之一。借力资本市场撬动发展,桐乡交出了一张怎样的半年度成绩单?数据背后,又透露出桐乡经济发展的何种路径?

本期“深读”,我们通过上市企业半年报来看桐乡经济发展。

“盈”利加速度

新凤鸣集团。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境内外10家上市企业总市值达到3364.10亿元,上市企业总市值稳居嘉兴第一。

上半年实现营收236.8亿元,同比增长74.6%;上半年净利润25.97亿元,同比增长240.68%;上半年净利润41.34亿元,同比增长309.57%……翻看这份上市企业半年报,不难发现,“盈利增长”成为高频词汇。中国巨石、桐昆股份、新凤鸣、华友钴业等A股上市企业的净利润更是呈现出三位数涨幅的强劲态势。

“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经济活跃度增强,市场逐步回暖,企业订单大幅增加,由此带动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再加上疫情期间低基数、基础原材料产业随大宗商品周期起舞、行业高景气度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也让多数企业盈利增速较为明显。

可以看到,桐乡上市企业撑起嘉兴地区上市企业总市值总量的三分之一,除了资本市场风口以及大环境影响外,企业自身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主因不可忽略。

分布在化纤、玻璃纤维、钴镍材料、橡胶输送带等领域的10家上市企业,绝大多数是各领域的冠军和头部企业。这些“桐乡板块”或不断做强产业链,或高举数字经济大旗,以日益壮大的数量规模、稳中向好的质量效益,成为桐乡经济转型升级的“领头雁”。

“链”就高质量

中国巨石。

桐乡,素来以工业立市。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当下,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发力点便是用强大的产业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八大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

无独有偶,桐乡10家上市企业,大部分都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而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不二法门,正是延链、补链、强链。    

“向上游PTA石化产业发展,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已成为涤纶长丝行业主要发展趋势。”新凤鸣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在“十四五”开局之初,新凤鸣集团在深耕主业的同时,积极推进PTA项目建设,努力完善上游产业链,拥有了从上游PTA对下游涤纶长丝较为垂直完善的供应体系。

作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中国巨石已不再满足于玻纤制造领域的“世界第一”,而是朝着价值链更高端的电子布行业进军。

从玻纤跃升到电子布,彰显的是中国巨石的“产业链思维”。据了解,玻璃纤维、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等构成了印制电路板完整的产业链,企业所参与的环节越往“下游”延伸,就越占据更高端的价值链,能够赢得更好的发展效益。

同样探索延伸产业链的,还有交出“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63.45%”成绩单的新澳股份。企业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其子公司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海外收购的英国邓肯公司(TODD & DUNCAN LIMITED)也扭亏为盈,羊绒纱线市场空间不断开拓,企业宽带发展战略成效明显。

做强产业链后,带给企业的不仅是更为完善的产业结构,还有更多的行业自主权和市场话语权。这一点,桐昆集团深谙其中。在建厂40周年、上市10周年之际,喊出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口号,桐昆集团的底气可见一斑。

恒超项目全线投产,恒超二期开工建设,江苏南通、沭阳等新建项目加速推进,桐昆集团不断扩张产业布局,集聚全产业链的纵向优势。目前,集团已形成“炼化—石化(PTA)—聚酯—纺丝—加弹”全产业链的生产和销售格局。就在今年,“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1/2022”发布盛大启幕,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竞逐新赛道,不仅自己要跑得快,还要带动产业链跑出加速度。当前我市正以“冠军企业”为主体,努力推动“冠军企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壮大。这其中,刚刚创造公司历史上最好半年度效益的华友钴业便是典型代表。

紧紧围绕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的华友钴业,早在2018年,就携手世界500强企业韩国浦项集团,在桐乡落子浙江华友浦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浦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下游锂电材料领域,并由此进入全球知名新能源车企的核心供应链。

今年,华友钴业抢抓三元前驱体等主营产品的市场机遇,开足产线、提升负荷,实现了稳产高产、产销两旺。三元前驱体产品已大批量运用于国际高端品牌汽车产业链及国际储能市场,距离“要在桐乡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的目标,华友钴业又近了一步。

“智”联生产力

桐昆集团。

实时采集、高效处理超4万点位数据,智能装备、智能系统与人实现了互联;“产业大脑”能预判发展趋势,为管理决策和专家诊断提供数据支撑……在巨石智能制造基地,我们看到了“未来工厂”的模样。

当数字化改革风劲吹,并成为浙江“十四五”时期的主攻点时,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为最大优势的桐乡,显然已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张王牌。

从各企业的半年报中也可以窥探一二。智能化、信息化、5G等字样的频现,也进一步佐证了,向数字要生产力,成为众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

作为嘉兴首个“尝鲜”5G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企业,得益于5G信息化的改造升级,新凤鸣集团超10万台(套)设备实现了互联,全链条生产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巨匠集团打造的云匠数字研究院则让建筑工程与数字化、工业化有了深度融合,构建出“互联网+”环境下的智慧建造技术体系。

桐昆集团携手联想集团打造的浙江恒云智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则将“云”服务辐射至产业链上下游更多企业。目前技术应用已逐步对外输出至其他企业,技术的积累在转化为企业效益的同时,也让做大分好“共同富裕”这块蛋糕更显生动。

“绿”动正当时

新澳股份。

(本版图片由受访单位供图)

高质量发展,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绿色指标。“十四五”是碳达峰碳中和的窗口期,而实现工业碳达峰是关键。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广大上市企业成为坚持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双轮驱动的先行者。

早在2015年,双箭股份就以第一起草单位的身份起草了《输送带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填补了橡胶输送带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规定的空白。

嘉澳环保主营产品之一——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每使用1吨可减排二氧化碳的量,是以可食用油脂生产生物柴油二氧化碳减排量的2倍。今年,嘉澳环保还与欧洲壳牌石油达成长期供货协议。

获得“绿色工厂”称号的新澳股份则推出了由回收尼龙和超细美丽诺羊毛混纺而成的REMAKE系列纱线,其中回收尼龙主要来源于深海废旧渔网的加工重制。

绿色制造,正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记者手记

朝“强经济,耀桐乡”迈进

无经济,不桐乡。顶天立地的上市企业,正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形成更大集群,构建更强产业生态。

但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在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排头兵的道路上,要充分展示“强经济,耀桐乡”的作为,仅凭目前的家底,还远远不够。面对其他城市的你追我赶,桐乡更是不能放松警惕。

上市企业分属领域较为集中、A股市场企业数迟迟未有突破性进展、产业链成效不够明显……只有找准问题关键,才能谋定而后动。

对外强招商。刚刚召开的全市招商大会暨“百日攻坚大会战”动员会,以答好“六问”、用好“六策”,发出了全面招商、全力招商、全员招商的动员令。

对内优培育。今年,我市正式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从鼓励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企业挂牌上市、支持企业持续资本运作等方面,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全方位扶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好风凭借力,期待桐乡在逐浪资本市场中,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