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街道打造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
用调解“金钥匙”打开平安大格局
中心记者 沈淑桦
“有矛盾纠纷还是得靠老陈出马啊。”说起“老娘舅”陈文初,不少老百姓都为他点赞。陈文初是一名老公安,退休后当起了平安督导员。2015年上任以来,他牵头化解重大疑难纠纷40余起,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百余起。今年,梧桐街道取他名字中的“初”字,寓意“不忘初心”的“初心调解工作室”初步搭建完成。
去年,梧桐街道常住人口突破30万人,小到邻里摩擦、感情问题,大到劳资矛盾、行业纠纷,都是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过去一年,梧桐街道调处的矛盾纠纷总计3400余件,其中人民调解2582件、劳资纠纷456件、“双非”(非紧急、非警务)纠纷警情382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期,就是夯实平安桐乡的基石,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就是梧桐街道书写的“平安答卷”。
如何打造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梧桐街道的答案是:推动架构、品牌、运行等三项重塑,实现三级调解和集中化解双管齐下,完善纵向“街道-联勤中队-村(社区)”三级调解组织,建立横向婚姻情感、物业纠纷、新居民纠纷等专业调解工作室,实现基层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交办,协同化解。当发生矛盾纠纷时,居民能够通过所在村(社区)等三级调解组织寻求调解。针对婚姻、物业等“专业”领域矛盾纠纷,也可通过专业调解工作室集中化解。
有了三级调解组织架构,还要有一支百姓信服信任的调解“铁军”。“初心调解”品牌中的老叶法律诊所就是典型。老叶法律诊所大门常开,不看病、不看诊,专用法律知识“诊断”家务事。数年前,退休法官叶竹安和夏基础开了这个“诊所”,为街坊邻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吸引了金融等专业领域的志愿者加入,团队不断扩大,成为居民信赖的调解队伍。目前,梧桐街道已形成包括老叶法律诊所、老泉毛省级金牌调解室等调解矩阵,成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的中坚力量。
“群众之事无小事。我们将持续推进居住出租房‘清患宜居’工程和‘双非’纠纷警情调处办结,加强排查发现和早期处置,持续落实街道调委会与人民法院双向派驻机制,不断推进行业商会、企业、新居民群体等专业调委会建设,进一步畅通和健全调解渠道。”梧桐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熊晓辉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