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宁社区“老街坊”以“心”换“新”
让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经过改造的煤机东村。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中心记者 吴卓尔 通讯员 陈佩佩)原先破损坑洼的水泥路面被平整的柏油路面取代,楼道墙面粉刷一新,各种线路也被重新整齐排布,小区一角还建起了设施齐全的睦邻站,居民有了可以休息、交流、学习的新场所……日前,梧桐街道永宁社区煤机东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入了尾声。望着焕然一新的生活环境,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自2013年以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就被纳入桐乡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成为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人居环境、增加居民幸福感的“民心”工程。去年,有着40年左右历史的“老龄”小区——煤机东村被纳入改造对象,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新建雨污系统,实现小区雨污完全分流;新建道路系统,增设停车位,缓解小区行车难、停车难;对自来水、天然气、路灯等基础功能设施进行提升。
“煤机东村现有居民188户,改造中难免会有摩擦,好在有我们‘老街坊’志愿服务队的协调和帮助,让改造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永宁社区工作人员沈晓艳说,改造前小区最大的问题便是管道老化,铁质管道不仅早已锈迹斑斑,零部件还经常会掉落,因此更换势在必行。
但根据改造计划,房屋外部管道由政府统一出资安排更换,但每家每户内的管道则需居民自己来掏钱。居民们是否同意改造?愿意掏出多少钱来改?对于这些问题,社区“老街坊”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沟通桥梁作用,挨家挨户进行调查,并及时将情况汇总至社区居委会。
尽管多数居民都表示愿意出资配合改造,但其中不免有个别居民因种种原因拒绝。这时候,“老街坊”志愿服务队队员再次主动上门做起了思想工作。“这么多年邻居了,大家都比较信任我们!”“老街坊”志愿服务队队员姚玲凤说,沟通后发现不愿意配合改造的居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房子早已出租不愿意再多出一笔钱,二是觉得改造工程会影响日常生活。针对居民的担忧,队员们找了多家专业施工队就方案进行询问和对比,最终绝大多数居民都同意了改造方案。
在“老街坊”志愿服务队的努力下,小区抽水泵也完成了安装,遇上暴雨天不用再蹚水进出了,小区天然气改造也即将进入施工阶段。永宁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徐雪明说,有了“老街坊”志愿服务队的广泛参与,社区治理从“靠政府”变为“靠大家”,从“要我做”变为了“一起做”,这样的变化让社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