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镇街·公益广告
2022年11月28日

濮院镇

一件毛衣+一幅古画,开启“量体裁衣”式宣讲

阅读量:187 本文字数:1303

本报讯(中心首席记者 周玥 通讯员 陈建钟)初冬的濮院,开足马力的毛衫生产车间和静谧隐市的古镇石板桥,勾勒了一幅动静相宜、新旧相融的特色画卷。日前,这样的“混搭风”还吹到了濮院镇组织举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上。企业、商协会、新生代和院校代表,聚在古镇一处临水院落,结合古镇文化与时尚产业,学报告、谈感悟、话心声。

濮院既是运河古镇,也是中国毛衫第一镇。无论是文脉溯源,还是时尚产业,濮院近年来释放无限活力的同时,也亟待集思广益再出发。

一件毛衣,就是一段浓缩的拼搏史。桐乡双羽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庆荣现场展示了自己生产的羊绒衫,就此打开了话匣子。“我做毛衣30多年了,依托濮院得天独厚的毛衫产业优势,从牧区收购原料到纱线、坯布、羊绒成衣的生产和销售,全流程专注品质把控,目前已经把羊绒衫卖到国外。”董庆荣说,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激励着企业做强做大,“未来我想打造全透明的企业,让客户和消费者看到我们的高端羊绒服装,是如何从源头到成品的。”

改革开放40多年,濮院毛衫生产销售占据了全国产量的70%。而今的转型路上,文化基因深植其中。“这是我根据‘濮川八景’完成的画作,尝试着将濮院古时风貌呈现出来,把画复刻到羊毛围巾上。”桐乡美协主席李荣华“晒”出的精美围巾上,复原着翔云高眺、妆楼旭照等景致,让人眼前一亮。

如何走出濮院古镇的创新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濮院古镇是一个历史和艺术相融合的地方,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挖掘和传承古镇的丰厚历史文化。”李荣华谈到,让消费审美化,用濮院品牌讲述中国故事,濮院时尚产业一定能走得更远。

讲好品牌故事,传播毛衫文化,安徽商会会长马岩感慨良多,“我来濮院28年了,是濮院培育了我的企业,我也看到了时尚产业的壮大,以及古镇开发。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发挥商会力量宣传好濮院,让全世界都知道‘好毛衫 濮院造’。”

小院里,大树下,微风徐徐吹来,金黄的叶子沙沙落下,点缀着这场特别的宣讲会。

“濮院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院校也需要思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是赋能时尚产业的重要力量。”浙江传媒学院桐乡乌镇校区管委会主任潘红霞说,接下来希望主动走进企业,发挥院校力量助推产业发展。

濮院时尚产业发展到今天,已到了“新老交替”的关键期。新生力量的团结和凝聚备受关注。“从制造转型到创造,我们不仅要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还要汇聚更多企业的智慧和力量来整体推广区域品牌。”作为新生代的浙江圣地欧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闻添感言。

接过话茬,森帛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雨晨说,“梅泾河、幽湖水……不论看了多少混凝土大楼,最爱的还是家乡濮院。我们青年一代正努力做更多探索,向时尚化、品牌化靠近。”

一件毛衣和一幅古画,背后是濮院的两张亮眼名片——时尚产业和古镇文化。在濮院这场“量体裁衣”式的宣讲中,思想的光芒正照亮新老濮院人奋进新的征程。

正如濮院镇镇长罗国良所言,毛衫产业和古镇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古镇旅游还是毛衫产业,只有把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才能经得起市场检验,也更能坚定文化自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