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图视绘
2016年03月31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崇福镇仅存的一个“渔业村”将整体拆迁

即将消失的“渔业村”

阅读量:1149 本文字数:1005

55岁的郑金松(右)在司马高桥水域撒网捕鱼。

 

76岁的陈文海在老屋看书,他是平湖师范毕业生。

 

渔民在处理收获的河蚌。

 

李洪良(右一)一家正忙着搬迁。

 

拆迁前,渔民陆续在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大礼堂前留影。

 

渔民晒在顶棚的鱼干。

 

现存的茅家埭村渔业组全貌。

 

本报记者 陈为民 文/摄

 

曾经,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纵横交错的内河网,舟楫度生,百舸穿梭,流经崇福这块富饶的土地,当地渔民依赖一方沃水维系着几代人的生计,撒网捕鱼成为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也形成了浓郁的特色民俗风情。

“1968年1月1日,崇福镇虎啸渔业村成立,前身是虎啸公社水产大队,1971年由茅家埭村的10多户渔民搬迁合并到现在的北塘人民桥东岸。”该组一位老渔民介绍。2000年底,我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现有的渔业村被并入茅家埭村成为一个渔业小组。

现年60岁的李金如是老渔民,也是现任村民小组组长。他说,目前村民小组有62户,243人,年龄最大的93岁,只剩下20来户渔民仍在捕鱼,50岁以下的基本已经上岸改行,一般都在企业上班,不再从事渔业生产。

一直以来,渔业村的渔民属于“边缘人”,由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他们没有土地,生存方式单一,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也造成了船家生活的飘忽不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水域污染和征用占用水域的现象日益增多,渔民作业场所日益减少。同时渔业资源种群锐减,像传统名贵鱼种几近绝迹。当地渔民逐渐失去了生产场所和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日渐艰难。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参与捕捞的渔民已减少了70%,捕捞收入也少了60%。“尽管如此,我们这一代人没啥文化,除了捕鱼还能做什么呢?”谈到有否考虑转产,渔民郑金松一脸无奈。

2010年底,崇福镇成为桐乡唯一一个被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镇,这座千年古镇就此开始了由镇到城的蜕变征程。随着这年全市对渔民的生活出路的政策出台,全市范围内外荡水面使用权收归国有,渔民的身份从专业渔民变成了兼业渔民,同时建立了渔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实现了渔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李金如告诉记者,渔民参保的标准是参考失地农民的标准,由市财政承担60%,镇(街道)承担20%,个人承担20%。有了这份保障,无疑让渔民吃了定心丸。

2015年,崇福在建世纪大道贯穿渔业村,新修的人民桥横跨茅家埭村,渔业组被列入整体拆迁中,生存了50多年的“渔业村”渔民们也在困境中迎来了生机。去年年底,渔民们按照政策先后拿到了动迁安置房的2处小高层住房,眼下正着手新房子装修和老房子腾空的搬迁中。“泛舟江上”、“渔舟唱晚”已经不再,最后的“渔业村”将彻底消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