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版:综合

2023年12月01日
男子酒后扫了小卡片,代价有点大
小心“涉黄小卡片”背后的圈套
阅读量:168
本文字数:661
本报讯(记者 沈烨 通讯员 徐飞燕 朱辉炀)小酌怡情,大酌伤身。老酒喝多了,容易做出冲动、不理智的事情。日前,桐乡的王先生(化姓)因酒后犯迷糊,扫了“涉黄小卡片”上的二维码,最后被骗钱了。
日前,市公安局振东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指令称,辖区内一名王先生被诈骗的风险为高危,反诈宣传员吕朱光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电话里,我明确告知他,对方是诈骗账户,不能再转钱了,必须停止一切操作。”吕朱光说。
随后,王先生自行来到振东派出所报案。他说,当天晚上他喝了不少酒,顺手捡了一张“涉黄小卡片”。之后,在酒精作用下,他头脑一热拿手机扫了卡片上的二维码,并且根据提示下载了一款APP。
一系列操作后,一名客服主动联系上王先生。客服称,王先生在支付宝充值“电费”支付平台费用后,就会提供“上门服务”。“我看是通过支付宝交钱的,感觉不像是骗人的。”于是,王先生按照对方指示,先后向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转去5万元,就在完成第二次支付,准备进行第三笔转账时,王先生接到了反诈工作人员的电话。“接到电话,我才彻底清醒过来。”王先生说。
所幸警方及时劝阻,成功保住了王先生银行卡上的100多万元余额。“小卡片看似交友,实际上是以此为幌子,让你下载APP,充会员、充‘电费’,骗子的目的就是实施诈骗,骗取钱财。”吕朱光说。
现场,反诈宣传员对其进行了面对面反诈宣传,王先生签订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并观看了反诈宣传视频。
警方提醒,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涉黄小卡片”,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及时接听“96110”的反诈预警电话,如果你接到这个电话,说明你正在遭遇诈骗。
◎ 《今日桐乡》桐乡市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浙ICP备19044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