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共享”模式,创新开展相关民生实事
“共享”的是资源,助推的是文明
小区共享车位。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记者 沈淑桦)这两年,“共享”成为热词。共享单车、共享办公、共享充电宝……你听说过“共享文明”吗?在桐乡,通过“共享”模式,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民生实事,让生活更文明。
新能源车环保节能,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桐乡车主欢迎。但在建造时间较早的老旧小区,却没有配备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于是,在庆丰小区,发生了“业主从三楼拉电线”、“新能源车飞线充电”的不文明“景观”。
“看上去是文明问题,根本上是新能源车充电难的民生问题。”梧桐街道庆丰社区副主任章东炜说。
“共享充电桩”恰好提供了解决思路。社区主导与第三方新能源充电桩供应商合作,以民生实事项目的形式,“征用”庆丰小区公共停车位,安装充电桩,整个小区业主共享设施,轮流充电。庆丰社区通过一事一商议,和新能源车车主代表协商安装位置、充电价格等,最终27个共享充电桩落地,大大减少了小区不文明充电的现象。
充电桩能共享,停车位也可以共享。
54:10,这是梧桐街道大发社区民兴苑的业主户数和停车位数,这“54”里还不包括自由进出的外来车辆、多车家庭,因此,小区内乱停车、抢车位的问题时有发生。
今年5月,大发社区将民兴苑的停车问题列为微民生实事项目,听取微网格长业主对停车管理的意见。在征得大多数业主同意后,委托第三方公司安装智慧道闸,同时小区在改造时增加了车位。如今,小区内停车位增加了15个,门口安装了道闸,外来车辆停车按时收费,让有限的车位资源流动起来,有效改善了小区乱停车的现象。
目前,“共享车位”模式已被桐乡开放式小区广泛采用,在管理小区车位的同时,密切了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了多个开放式小区转封闭式管理。比如,文博社区的“共享头盔”已普及到了华庭丽晶等4个小区,橱窗里的头盔居民可随时取用,头盔存在损耗、报废等情况,但唯独没有出现借而不还。
“共享”的是资源,但助推的是文明。借助“共享”模式,桐乡不仅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难题,更推进了文明礼让和社会互信。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