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月景从艺七十年研讨会暨“迎春书画展”举办
在诗画龙南 “艺”起过大年
展览现场。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记者 艾婧一)走进鲍月景艺术馆展厅,飘逸灵动的书法、古典优雅的仕女图、恢宏有力的群山松柏图、清新自然的秀美乡村图……60幅书法、绘画作品精心陈列,在温润的灯光下散发艺术气息。
日前,鲍月景从艺七十年研讨会暨“迎春书画展”在鲍月景艺术馆举办,书画家云集,共赏书画美作,回顾桐乡艺术大家鲍月景的文艺贡献与影响。
鲍月景(1890—1980),现代著名人物画家,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星石桥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在江浙沪一带有较大影响,以仕女画独领风骚。其代表作有《唐宫百艳图》《百子图》《红楼大观图》等,还著有《冰壶草堂诗文集》等。潘天寿称其为“六法皆备”,丰子恺誉其为“神来之笔”。
“现在桐乡农村发展好,高水平的书画展办在村里,能让村民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浙江省博物馆原副馆长、鲍月景艺术馆顾问鲍复兴说,鲍月景在艰苦条件下不断丰富自身艺术世界的坚定追求,值得如今的文艺工作者们学习。
中国美院教授、浙江省科普艺术协会理事长、鲍月景艺术馆顾问郭培建认为,此次书画展的主题是“重新认识鲍先生”。在他看来,鲍月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拥有了不起的艺术造诣。“中国画最讲究笔墨与线条,而好线条离不开书法的助力,鲍先生将篆刻、书法都融入画中,兼具文思文采。”他说。
龙吟诗社名誉社长、桐乡市文联原副主席徐玲芬是龙南村人,她形容家乡艺术的发展为“天时地利人和”。徐玲芬有感而发:“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从上到下愈发重视文化艺术建设。桐乡文化名人辈出,作为后人,要做好传承工作。希望能延续文艺大家的艺术传承和学术影响,共建‘诗画龙南’。”
研讨会上,作为鲍月景的嫡传弟子,嘉兴菊乡画社社长、鲍月景艺术馆名誉馆长孙正馨介绍,此次书画展览和研讨交流活动为艺术馆增光添彩,希望借此机会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鲍月景的艺术生涯和创作理念。
鲍月景艺术馆位于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龙南村,于2021年开馆,展陈鲍月景的《木兰从军》《昭君出塞》《钟进士兄妹弹唱》等作品,及其绘画真迹、手稿、家具等物品。同时,艺术馆已成为集书画展览、公共教育、学术交流于一体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是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的重要节点之一。
此次“迎春书画展”共展出包括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60件作品,均为嘉兴菊乡画社成员精品力作。
展览将持续至3月底,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8:30-11:00、下午1:30-4:30,感兴趣的市民可直接前往观赏。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