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24年12月25日

集文化、产品、展览、服务等业态于一体

“桐乡首店”展现江南文化魅力

阅读量:149 本文字数:824

女儿桥·江南织造馆。记者 沈泽瓴/摄

本报讯(记者 杨文婕)最近,濮院镇联越路上,一栋颇具艺术感的三层小楼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这是我们花费300万元,历时1年多时间打造的女儿桥·江南织造馆,集文化、产品、展览、服务等业态于一体。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也可以算桐乡‘首店’了。”掌门人夏连根揭晓了答案。

眼前这位“70后”,是濮院“第一批吃螃蟹”的毛衫人,也是浙江圣奈尔服饰有限公司掌舵人,一手打造了全国首家毛衫数字化云工厂,创立了濮院针织毛衫千亿产业的首个省级老字号品牌“女儿桥”。

为何还要在本可以退休“躺平”的年纪,花费几百万元“折腾”,再次打造“首家”?夏连根说:“我是地地道道的永越村人,祖辈就是在女儿桥畔从事濮绸织造技艺的,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将濮绸文化传承下去,并向‘新织造’创新与发展。”

一进门,你会误以为自己是走进了濮绸博物馆:墙上刻画着濮绸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一旁展示柜里的是濮绸制作的传统香囊和福袋,再往里走就能看到一个大家伙——来自民国时期的织布机,这是夏连根好不容易收集来的,满满都是“江南织造”的烙印。

那么“新织造”在哪儿?“看,我戴在了身上。”见记者一脸疑惑,夏连根连忙摘下红色围巾介绍说,这条围巾上印有风雅桐乡十二乐章的篆刻,起初他们的设计还要繁复,几经调整后才确定以篆刻的形式来展现,也体现了桐乡作为纂刻之乡的文化底蕴。

夏连根说,“女儿桥”系列产品首先要好看,其次才是有文化,因为只有符合当下流行的审美以及年轻人的喜好,才能更好地传播文化。为此,他“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设计团队。

在织造馆里,记者看到了老字号与新国潮的完美融合:融入运河文化、濮川八景等元素的《女儿桥印象》《联结》《凤栖梧桐》《濮川八景》《江南运河》系列,既有时尚的围巾、披肩,也有潮流的针织服装、连衣裙,展现出“新织造”的生命力。

夏连根说,希望“女儿桥”系列不仅仅是产品,更是江南织造文化与人文底蕴的代表,让更多的人看到“女儿桥”,就会想到濮院,想到风雅桐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