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5月22日

桐乡海外工厂,创下新纪录

阅读量:170 本文字数:936

4000多公里外的“华友之城”。受访企业供图

本报讯(记者 沈晓洲 通讯员 吕亚晴)4000多公里外的印尼哈马黑拉岛上,华友印尼华能5万吨前驱体项目正在高速运转。这里是华友首个海外三元前驱体项目。

俯瞰这座海岛上的世界级“超级工厂”,大型储罐设施鳞次栉比,10万米的输送管道贯穿其间,巨大的钢结构厂房里昼夜不息。有人说这是“产业不夜城”,也有人赋予了它更浪漫的名字:“华友之城”。

就在不久前,项目二期首批合格品成功下线,这也标志着华能项目正式迈入规模化生产阶段。至此,华友在印尼投资的新能源锂电池三元材料全产业链项目一、二期已全面建成投产,一个世界级三元前驱体产业园已在海岛崛起。

很难想象,11个月前,这里只是一片滩涂地,与如今这座永不停歇的产业之城,扯不上半点关系。

“从荒芜之地到现代化生产基地,‘华友速度’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从去年4月开工建设到如今二期投产,项目团队驻扎小岛日夜奋战,仅用20天便完成了土建基础,90天实现主结构封顶,100天完成设备安装工程,164天完成一期主体工程竣工,284天完成二期机械全面竣工。

今年3月,二期首批合格品产出,仅历时11个月实现两期工程接力创下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海外建设速度新纪录,缔造了一个不再是“海市蜃楼”的制造业传奇,这是“华友速度”,也是“桐乡速度”。

正是以这样惊人的速度,自2018年出海印尼以来,华友从无到有,逐步完成了镍产业的上下游布局。旗下华飞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项目,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同时,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项目持续保持稳产超产的良好态势,而华科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也已稳定运营。

如今,随着华能项目全面投产,对整条镍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将进一步显现,进一步增强印尼镍产业协同优势。

“印尼项目会一个比一个建得更好。”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雪华表示,华友将继续加大在印尼的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产业链布局,强化资源保障能力。

目前华友印尼镍资源开发规划两大项目已进入投产倒计时:与淡水河谷印尼、福特汽车合作的波马拉(Pomalaa)湿法冶炼项目年产能12万吨镍金属量,预计2026年底投产;与淡水河谷印尼合作的索洛瓦科(Sorowako)高压酸浸项目年产能6万吨镍金属量及5000吨钴金属量,项目计划2027年建成投产。

从中国到印尼,从红土镍矿到高端新材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加速刻上“桐乡印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