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风雅
2025年07月17日

全省首个“共创中心咖啡馆”启用

一杯咖啡“遇见”乡村人文共创

阅读量:65 本文字数:1158

咖啡馆怀旧风区。

咖啡馆像素风区。

共创市集。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讯(记者 祁兰 通讯员 袁海星 徐雪英)“1杯咖啡,共创共享。”在洲泉镇马鸣村,这绝非一句口号,而是一场将咖啡馆彻底转变为“村民共享会客厅”的共创实验:墙上的老照片、角落的老唱片,是村民共享的“老底子的记忆”;菜单内容持续上新,灵感源自本村的特色文化符号;村民能当“共创合伙人”,贡献金点子;就连不起眼的装饰,都有着村民手作的温度。这就是“共创共享”最硬核的打开方式。

近日,全省首个“共创中心咖啡馆”在马鸣村“横空出世”。作为省级首批“人文乡村共创中心”的重头戏,它不光是村里的一次大胆探索,更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将咖啡馆这一现代社交空间,与乡村人文共创的理念深度结合,为乡村振兴打了个“新样”。

推门而入,即被咖啡香裹挟着坠入“共创磁场”:岁月旧影与未来灯带“同框竞技”,“土酷基因”与“新潮玩法”深度融合,每一步都在解码共创如何唤醒老村新生。

土生土长的洲泉人朱亚杰,这名会冲咖啡、能扛镜头的90后主理人,神操作般地在这方天地解锁了3个平行次元。

转角是极具民国风情的雅座、木桌藤椅、留声机,仿佛能听见旧时光里的低语;再往前走几步,却撞入一个明亮的像素风区,“马鸣”两个字的像素标识,让人忍不住想举起手机拍摄,记录下这份奇妙的复古趣味;而抬头望向另一侧,未来感十足的灯带与流线型设计,瞬间指向未来。

“喝咖啡是引子,拍出独一无二的‘时空记忆’才是正经事。” 朱亚杰笑着指指四周说,每个角落都欢迎“乡村合伙人”入镜讲故事。

不过,“人文乡村共创中心”的魅力,远不止咖啡馆这一隅。紧邻咖啡馆的共创市集,才是“村民”手艺与创意的超级秀场。剪纸、窗花、堆绣,还有本地企业的文创产品……一件件“会讲故事”的作品,将桐乡蚕桑习俗、高杆船技、花鼓戏、吃早茶等民俗风情,化作指尖跃动的色彩与纹理,将风雅桐乡娓娓道来。

这些作品的缔造者,他们或是将祖辈手艺代代相传的老手艺人;或是从城市归来,带着新想法和新视角的青年创客;或是本地工厂里那些巧思不断的设计师和工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这片土地的热爱者,用创意和双手,共同编织着桐乡的新故事,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生。

马鸣村的“共创共享”早已超越了咖啡馆和市集的物理空间,更像一个鲜活的细胞,孕育着乡村文化复兴的无限可能。当村民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创造者,当“共创精神”深入人心,乡村便不再仅是记忆中的模糊背影,而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人人贡献色彩并汲取力量的共同体。

这或许就是“人文乡村”最动人的模样:文化因共创而流动,乡村因热爱而新生。未来,马鸣村人文乡村共创中心将聚焦人才培养、技能挖掘、产品开发、业态打造、品牌构建、推广运营等关键环节,全力塑造有价值、可持续、内涵丰富的乡村文化业态,探索人文乡村建设的新路径、新载体、新实践。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