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 对谁普?普什么?怎么普?
专业人士解读:普法将更加精准化、深度化
本报记者 张卓君 通讯员 颜薛琴
过去的五年,桐乡“六五”普法工作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我市还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今年,随着《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正式实施,桐乡“七五”普法工作已经正式拉开帷幕。日前,市人大法工委、市司法局相关领导就《规划》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规划》的步骤是如何安排的?
答:第七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从2016年开始实施,到202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上半年)。制定出台市“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召开全市“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启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据“七五”规划分步实施,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计划。其中,2018年开展中期督查。
(三)检查验收阶段(2020年下半年)。成立市“七五”法治宣传教育检查验收组,对各镇(街道)、部门(单位)的“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同时,做好迎接上级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
问:与以前相比,《规划》有两大特色。一个是精准普法,增强了普法的实效性,另一个是深度普法,突出了普法的特色性。前者是如何体现的?
答:精准普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法的对象上:“七五”普法确立的重点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新居民这四类人群。其中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更是重中之重。
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法治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七五”普法期间依然如此。因为党员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是法治实践的引领者、示范者,是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具体行使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向、道路、进度。只有把领导干部这个群体的法普好了,才能带动和影响全社会的法治进程。因此,“七五”普法规划强调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法治的未来,因此,必须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将法治教育作为“人之初”的重大课题,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颗法治的“种子”,未来才能孕育出法治的参天大树。
精准普法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普法突出服务重点领域,就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开展普法。如当前法治宣传教育必须围绕“一业一网”、“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服务和保障G20杭州峰会和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切实发挥法治宣传的保障作用。
问:深度普法又是如何体现的?
答:深度普法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是桐乡“六五”普法的一大亮点,全市各镇(街道)、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七五”普法期间,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个抓”:抓规划,就是对我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布局,搞好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阵地特色示范群。抓规范,就是制定我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标准,对我市现有的法治文化阵地进行评估,开展全市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命名活动。抓实效,就是把建好的阵地更好地用起来,努力发挥法治文化阵地润物无声的法治宣传效应,力争我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二是着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以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为契机,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的运用。建设以公共法律服务网、普法网、法治微信、法治微博为核心的新媒体法治宣传矩阵,打造“互联网+”法治宣传新局面。
问:我市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七五”普法规划能否得到落实,措施保障很重要。一是健全组织领导。《规划》中,我们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同时,市人大也会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确保人大决议得到贯彻落实。
二是强化工作指导。《规划》要求市普法办要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考核职能,同时充分调动各镇(街道)、部门(单位)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合力。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执法”的法治宣传教育责任制,建立以案释法制度,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确保法治宣传公益广告占全年公益广告时间的20%以上,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激励机制。
四是加强经费保障。《规划》要求按照实有人口数量确定法治宣传教育经费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